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3章 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不简单(第1页)

正文

读《红楼梦》开篇时,看到贾雨村与丫鬟娇杏的故事,让我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之后,反复阅读,认真研究了一番,感觉更有趣。

书中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曾是诗书仕宦之族的贾雨村,家道中落,寄读在葫芦庙里。一日,在甄士隐家翻开诗籍解闷。听到窗外有女子的声音,往外看,就见一个丫鬟正在掐花儿,见有几分姿色,便呆看起来。那丫鬟掐了花要走时,猛抬头,看到了身材雄壮,衣裤褴褛的贾雨村,想到甄士隐曾经提到此人,好奇之下,就回头看了贾雨村两次。贾雨村以为丫鬟有意于他,便牢牢地记住了。之后,贾雨村做了官,再次偶遇娇杏,便娶回家做了二房。娇杏出嫁一年左右,生下一子;又半年,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了,雨村便将她扶作正室夫人。

这段故事,篇幅不多,仔细品读,却很有味道。

先,成就这段姻缘的,是两次巧遇和多看了的那一两眼。

第一次巧遇,是在甄府里。娇杏掐花儿时,贾雨村抬头看到,隔窗呆望。被娇杏抬头现,“自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有机会。’如此一想,不免又回头一两次。雨村见他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遂狂喜不禁,自谓此女子必是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

从这里,可以看到,虽然两人目光相对,看对方时,所思所想却截然不同。是娇杏无心,雨村有意的一种状态。没有你情我愿,情投意合,只有贾雨村的一个误会,只有他的自作多情。

第二次巧遇,是这样的“原来新任太爷……因在我家门看见娇杏丫头买线,只说女婿移住此间……”

一个县太爷,在任职的县府,从街面上过,掀开轿帘看一看,是正常的。但他多半儿不会一直都掀开轿帘向外看。可偏偏就在他掀开轿帘看的时候,就看到了娇杏,而且还认了出来,实在难得!

更令人惊叹的是,此前,他仅仅只见过娇杏一面,而且还是好几年前。可见,那一次看,给贾雨村留下了多么刻骨铭心的印象!而且,贾雨村的记忆力实在是好!怪不得,他赴京之后,一下子就考取了举人。

若非如此,在那么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又是异地他乡,从一辆匆匆而过的轿子里,咋能一眼就分辩出是她呢!

然后,贾雨村就娶了娇杏,成就了一段姻缘。

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故事吗!

可仔细一想,似乎有点儿不对!

才子,是指才德兼备、富有文才的人。

佳人,是指美人。

贾雨村有才无德,算不上才子。

娇杏呢?在贾雨村眼里,“生的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照此看来,也算不上真正的美人。

至此,联想到前面石头与空空道人对话时,作者提到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厌烦,便意会到,这很可能是作者故意写这故事,来调侃才子佳人小说巧合、巧合、巧合,巧合之后,还是巧合!

两人在甄家花园隔窗巧遇,为巧合1。

娇杏多看了贾雨村一眼,引贾雨村自作多情,为巧合2。

贾雨村看到娇杏在街上买线,就娶回去了,为巧合3。

娇杏做二房仅一年,生一子,便母以子贵了,为巧合4。

又半载,雨村嫡配死了,娇杏被扶作正室夫人,为巧合5。

真实的世界里,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我孤陋寡闻,以为巧的有些失了真!

但生活中,我们却现,很多人,偏偏喜欢看这种巧合的作品。

为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