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 村里通电了(第2页)

许多逝去的感情,不是有人不珍惜,而是有人选择了错误方式。

罗小勇和刘所长两兄弟心里的疙瘩解开,重归于好,黄泥塘村用电问题也很快解决了。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五日,给黄泥塘村人印象深刻,难以忘不怀。这一天比过节还热闹,村子要通电了!

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全村男女老少聚在村里的晒谷场上。现场鸦雀无声,连最调皮的小孩都安静下来,焦急地盯着村委会门前悬挂的大灯泡。从来没有感受过时间流逝得这么慢。会数数的,心里不停地数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

终于黑得全看不见,罗小勇打着手电筒,罗成功颤抖着合上电闸,大灯泡霎时亮了,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也照亮了所有人的心。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村会计罗小毛点燃手里一挂长长的鞭炮,高高抛向空中。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人群暴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男人喊,女人叫,小孩子胡乱跑,老人咧着嘴笑。所有人开开心心,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初中领毕业证的日子到了,同学们都会来,学校照例会为大家举办一场丰富宴会。

母亲拿出新做的白衬衫和军绿色裤子,特别叮嘱罗天佑,到学校后,跟班主任好好说说,早点敲定复读的事。

罗天佑不置可否,也没换衣服,依然穿着他那身穷酸的旧衣服出门了。

母亲生气地想追上去,被父亲拦下来。父亲劝道,“不换就不换,他同学都那样。穿新衣服,孩子会不自在。

罗天佑走进古朴典雅环境优美的向阳中学,上了二楼,推开班主任易千寻办公室的门,办公室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同学。

见到罗天佑,易老师特别高兴,第一时间朝他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

易千寻中意这位寒门弟子,全校学生当中,他学习最为刻苦,三年成绩稳保年级第一。更难得的是为人外愚内智,小小年纪就知进退,懂感恩,有担当。

易老师拉着罗天佑的手,愧疚地说,“天佑啊,都怪老师啊,对你关心不够……平时成绩这么好,可惜了,要不是病了,你哪会落榜啊。“易老师的自责自内心,没有半点做戏的成分。

罗天佑默默望着老师,老师难过的模样让他心痛。犹豫着要不要告诉他真相,中考失利,并不是意外,而是自己有意而为之。可随后怎么说呢?或许老师会更加伤心失望。踌躇半天,还是忍住没说。

塔读&小

同学们也纷纷安慰罗天佑,班长的实力他们是清楚的,只要再复读一年,不说县里的高中,就是市里的高中也考得上。

罗天佑一一感谢大家的好意,然后拉易老师去了隔壁的空屋子。易老师还以为他要谈复读的事呢,却看到罗天佑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草稿纸。

易老师目光紧盯着一张张摊开的稿纸,在上面的草图上一一停留。大约一刻钟后,才抬起头,狐疑地望着罗天佑问,“你想弄什么啊,这东西要用到什么地方?”

“养鸡场,这是自动收集鸡蛋和处理粪便的装置,您看弄出来要多少?”罗天佑把自己正在给村里建养鸡场的事告诉了易老师。

易老师清大物理系毕业,因缘际会,才来到这个偏僻的乡中学教书。罗天佑要做的东西并不复杂。他略加思索,便开口道,“主要设备是小型电机和宽皮带,再加一些附件,县里的商店都能买到,成本在两百块钱左右。弄出来,大约需要一个月。”

罗天佑掏出伍百块钱交到易老师手里,说这东西养鸡场急用,要是能快些,请尽量快些。易老师只算了主要的材料成本,许多要花钱的地方可能还没想到。这伍百块算是前期费用,缺了随时补上。并特别说明,这里面两百块是老师的辛苦费,望万万别推辞,请老师一定多费心。

易老师拿到钱,也就确认了罗天佑不是一时脑袋热。至于辛苦费,老师肯定不会收的,何况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十块。还连连责怪罗天佑不懂事,不珍惜钱,大手大脚。

罗天佑请求老师不用担心钱的事,只管把自己要用的装置研制出来就好了。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即使像易老师这样吃国家粮的人,也常为家里的柴米油盐愁,坚持几下也就接受了。

学校为毕业班的同学们准备了午宴,地点安排在各班教室。拼凑成排的课桌上摆满丰富的食物,校方还善解人意地准备了米酒。(当地人,不管男女老少,大多好酒,而且当时还没有未成年不得饮酒的规定。)

塔&读小说

相见时难别易难,聚散离别总有时。一碗碗米酒满上,离别的歌声响起,到了多愁善感的年纪,少年的心开始容得下忧伤。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畅谈过往未来,有甜有苦,有笑也有泪。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