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八章 塔院佛寺(第1页)

京郊玉泉山。

山壁石隙,随处皆泉。

泉水甘美清澄,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

东山,山之阳,乃是皇泉,有座汤泉宫。此处常驻御林兵勇守护,泉水只供皇宫使用。

西山,山之阴,是为民泉。黎民百姓,只为生计,又怎会路途劳顿于此处汲水,是故也只有京城显贵,日日有车马往来载运清泉。

两山之间的山坳,甚是幽静。

半坡崖壁之上一座不大的寺院,便匿在冬日萧瑟的树影枯枝之中。自山脚下,依稀只能望见山影丛林间露出一截不甚高的塔尖。

塔愿寺,正是万佛寺在玉泉山的别院。

是先有塔愿寺,还是万佛寺建得更早些,怕已无据可考。

玉泉山上塔愿寺,百年前便断了香火,早已是一座寂寥萧瑟的古刹。

那一座塔,并不高,更谈不上宏伟,只有七层。

一院,一塔,便是一寺。

格局甚微,也并无几间僧舍。

顺着山壁,一排七间屋子,居中的一间稍宽敞些,门楣上挂着大雄宝殿的牌匾,立着三尊不高的佛陀塑像,已是年代久远,漆面斑驳。

立身于院落尽头的玲珑塔下,苏赫举目望去,延展于视野间,便是一派豁然开朗的天地景象。

整座京城便在眼前。

视线落在自山脚蜿蜒至寺门处的那一道山径,苏赫不很明白,如此量小局促的塔愿寺,为何这条登山之路,却煞费工夫,是由一条条青石铺就?

他细细看过,那一条条大青石阶上均细细密密的凿出横竖规整的纹路,以防晨露晚霜令山路湿滑。

他不禁嗟然,往日的信善们究竟有多大的信念与愿力,方能铺就这足足九百九十九级的石阶。

身子日渐恢复了,今日,他已在这石阶上往来两趟,虽不觉得轻省,毕竟也已有了几分体力在。此时他额际微微见汗,身在塔下,山风清冷,觉着格外的爽利。

一回头,便看到身后站着那位不知名的老妪……

她总是低着头,不见面目,迹已是斑白。她似乎是哑的,从不言语。只一人在这塔愿寺里看护着,每日将这寺院,里里外外洒扫的甚是洁净。

此时她手里擒着一袭棉袍,不声不响的站着,只看着苏赫的脚前三分之地。

苏赫见状赶忙躬身谢过,接过棉袍罩在身上。

一抹额际,汗早已是干透了的,自己也终就意识到在这里吹着山风沓汗甚是不妥,便向玲珑塔旁侧的那间居舍走去。

老妪无声的随在他身后,径自去往自己那靠近寺门的屋子,闭了门,再无声息。

苏赫端起桌案上的粗瓷碗,欲饮之际,才觉碗里却不是水。刚刚煎好的药,尚是温热的。

……

山中无甲子。

古刹。

旧塔。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