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8页(第1页)

渡弓颔首道:“你天资过人,早已猜到我的用意,我虽有一法,却未必能够成功,且于你是极大考验,不知你是否愿意一试?”

萧统点头应允道:“我愿意一试,请父王明言。”

渡弓缓缓说道:“我从西王母身边仙子处得知消息,西王母曾有一种名为‘瑶果’的相思树,却不慎将树种遗落人间,故而有言,凡是能寻觅到仙树者,无论是神是鬼、是人是妖,即刻将其列入仙班。你若是想助紫儿位列仙班,这便是唯一、亦是最有可能的办法,只是那相思树极难寻觅,你有此信心么?”

萧统若有所思,缓声说:“我记起了……紫儿初至人间,时常对我言及相思树,原来便是为此。请父王放心,我必定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代替紫儿寻找仙树,即使历尽艰难,亦不会轻易放弃。”

渡弓轻舒一口气,说道:“事在人为,结局只能看天意如何了。”

萧统向他叩首,声音坚定道:“我一定尽力而为,祈求天意垂怜,助我早日寻觅到相思树。”

镜中时光飞逝,我看见了萧统策马奔赴大江南北、深山密林,在街头巷陌穿行、四处寻觅相思树及红豆果实的翩翩白衣身影。

镇江的桃源胜地,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相思树,石屋中堆满了形状、色泽各异的红豆,除了编撰《文选》,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寻觅和种植相思树上。

然而,经历了整整一个寒暑,他依然一无所获。

第二个桃花烂漫的春天,萧统突然患上了一种无名之症,他秀逸的身影更加单薄,明朗的俊颜越来越消瘦憔悴。

我看见他独立在桃花溪水畔,掌心紧握着一把红豆,凝视着水中倒影,眸中落下数滴晶莹的泪水,喃喃说道:“紫儿,萧郎自知天命不永,只可惜至今未能寻到仙树的踪迹,我们的孩子必定很可爱,可我不能见到他了……”

身侧一名白衣童子忍不住哭泣出声,说道:“太子殿下,外面风大,您的身体受不住,回石屋去吧!”

萧统微微摇头,轻声咳嗽了一阵,明眸依然清澄如水,向那白衣童子道:“将铁锨拿来……我为紫儿种几株相思树,明年春天恐怕再没有机会……等到三年后紫儿返回人间时,这些树想必都能开花结果。”

那白衣童子掩面低泣,却不敢违逆他的心意,走回石屋将铁锨取出,双手奉递与他。

萧统接过铁锨,漫步行走至溪畔略高之处,用力挖掘沙土,细心将一颗颗红豆树种放入小坑内,伸手将其掩埋整理好。

他静静凝视那些红豆树种良久,突然自袖中取出一把匕首,自指尖划过,一滴滴嫣红的鲜血随即纷纷坠落在新填的沙土上,将暗黄色的灰土浮沙染红了一大片。

那白衣童子急忙呼唤着赶过来,叫道:“殿下不可伤害自己!”

萧统抬眸向他微微一笑,说道:“素止,你可曾听说过古人铸剑的传说么?”

白衣童子点头道:“素止知道,欧冶子将精光贯天、日月争霸、星斗避彩、鬼神悲号的五把青铜剑献给越王,越王为五剪命名为‘湛卢、纯钩、胜邪、渔肠、巨阙’,从此欧冶子便与宝剑一起名扬天下。”

萧统目视沙坑,轻轻说道:“若无血祭,一剑难成。我并不奢求自己将来结局如何,惟愿以血浇灌相思树,或许能够感动上界天神,护佑紫儿永生永世无忧无虑……”

我清清楚楚看见,萧统每日坚持用自己指尖的鲜血灌溉相思树种,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清清楚楚看见,他在弥留之际,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彻夜不眠,坚持翻阅无数本相思树种植方法典籍,心力交瘁之下,他明澈的双眸几近失明;

我清清楚楚看见,他临终前最后一刻,将我赠予他的那一方锦帕紧握在手中,以微弱的声音呼唤着“紫儿……”

他轻轻合上双眸的那一刻,温润的面容皎洁如美玉,手腕上的佛珠依然闪烁着璀璨光华。

白衣童子素止哀恸不已,抚琴追忆着他,却因悲痛而勾断了那一架筝的所有丝弦。

我猛地惊呼出声,将那一面水晶镜丢弃在地面上,泪水如同滂沱大雨一般潸潸而下,大哭道:“萧郎,萧郎,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紫儿啊!”

渡弓向前俯身,将我拥入怀中,语带悲凉之意劝道:“乖女儿,我的紫儿,不要如此!你适才不是答应过我,不可以冲动、不可以意气用事么?萧统他本来就是凡人,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

我拼命摇头,痛哭失

声道:“不,萧郎不会离开我的!他刚过而立之年,怎会如此早逝?我不相信!我不相信!爹爹,请你立刻送我去人间,我要见萧郎,我要带着我们的孩子去见萧郎!”

渡弓缓缓抚拍着我的背脊,说道:“紫儿,你可知道人间此时乱至何等地步?萧统之逝未必便是悲哀,或者正是他之幸运……”他将水晶镜取回至手内,送至我面前,说道:“你且先看看,他薨逝之后梁国国中境况吧!”

我透过模糊不清的泪眼看见了水晶镜内的情形,不但看见了过去种种,亦看见了梁国的未来。

镜中所现的一幕有一幕惨烈场景,让我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四月乙巳,萧统因病而逝,时年三十一岁,皇帝萧衍哀痛无极,为其上谥书曰:“昭明太子”,他的死讯传至京城后,朝野婉愕,建康城内男女百姓皆奔走于宫门,号哭涕泣者积满街道,闻丧者莫不哀痛至极。

五月,萧衍改立三皇子萧纲为皇太子,正式接掌东宫之位。

六月,魏国内乱,胡太后设计毒杀了与自己政见相左的亲生儿子元翊,另立新君,拒不承认元翊与梁国所订立的“淮水之盟”,大举兴兵犯梁,攻占九城十三州。

九月,萧衍与萧纲正式下诏讨伐魏国,并派萧衍的侄子贞阳侯萧渊明和萧衍的孙子萧会理分督诸将,由于萧会理“懦而无谋”,且以直系王孙自居,与萧渊明互生猜忌,梁军大败而归,彷徨之余,昔日魏国降将侯景在寿阳举兵反叛,随即大举进攻建康城。

七皇子湘东王萧绎闻听建康城被围困,移缴其所督统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假命他们率兵勤王,其实按兵不动,坐观其斗,以待时机。

次年五月,皇帝萧衍为侯景所拘押囚困,仰躺于净居殿内,因多病口苦欲喝一口蜜水,亦无人答应,凄凄惶惶之下崩殂而逝,时年八十六岁,萧衍死后近一个月,侯景才允许发丧,命太子萧纲即梁国“皇帝”之位,是为梁朝简文帝。

六月中,萧纲登基为帝,侯景时刻对他严密监视,出屯朝堂,分兵守卫,依然将他的行动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三皇子萧纲成为梁国简文帝后,并没有如他所愿一展宏图,死于叛乱贼臣之手;七皇子萧绎,随后即位为帝,同样没有振兴梁国,魏兵入城之际,将宫中数万卷藏书付之一炬,不久被叛臣活埋而死;徐昭佩在城破之时,自投深井而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