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0页(第1页)

  她虽然嘴上全是抱怨的话,但眼中慈爱的笑容却骗不了人,这老人家啊,对子孙永远都是这样,嘴上埋怨着,心里却喜欢的不行,而且还不许旁人说一字半句的不好。

  苏兰芷深知李氏的脾xing,自然不会顺着她的话说,反而夸了两个侄子几句,她见李氏比上次见面时更多了些生气,就知道那两个小子功劳不小,李氏能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估计就是因为子孙绕膝,苏兰芷暗暗放下心来,她前两年真的很担心李氏会跟着苏文去了。

  苏杰的升迁不快也不慢,七年时间,由从七品升到如今的正五品,并不算引人注目,他是文官,比不得武职遇到战事,立军功升得快,像齐佳靖辉,他是恩荫入仕,最开始只是八品小吏,靠着齐永明的关系,很快升到从六品,去年征讨噶尔丹时又立了两个不大不小的军功,很快的往上爬了两级,如今已经是从四品,他比苏杰要小七八岁,入仕也晚两年,如今却比苏杰还要高一品,固然有他本人的能力在,却也是遇上了好时候。

  兰蕙如今算是万事不愁,夫君已经官居一品,还手握实权,两个女儿嫁得好,长女嫁给宗室,温郡王延绶那温吞xing子,这些年虽然没得着好差事,不过他是郡王爵,每年光是俸银就有五千两,还有五千石俸米,他名下还有两个三十顷的田庄和七八家铺子,每年收益不凡,静雯根本不用为生计愁,而且身为不大受重视的宗室王爷,别人有什么事不会找他们,但同时也没人敢欺负他们,小两口过的和和美美的,静雯已经生了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府上虽有两个侍妾,却早已失宠,庶子女更是一个也没有,静雯的小日子过的很是逍遥。

  而静雅嫁的方佳玉林,本人是个很上进的小伙儿,家里人口简单,是非也少,静雅也有些手段,两人感qíng很好,生有一子一女,去年方佳玉林外放到山西做了同知,静雅也跟着去了任上,上个月收到来信,得知静雅又有了,兰蕙担心女儿,还特意将家里两个媳妇子派过去伺候,这两人都是照顾过好几个孕妇的,经验丰富,有她们照顾静雅,兰蕙才放心些。

  至于齐佳靖辉,这孩子简直和齐永明一个样儿,都对军事极感兴,而且天生在这上面有特长,人又懂事孝顺,和萨克达氏感qíng和睦,迄今为止也没有妾侍通房,若是换成别的婆婆,只怕早就急了,可兰蕙却不会,她那软xing子,根本不会做让儿子媳妇不痛快的事,因而靖辉不提,她就不会多管闲事,倒让萨克达氏对这位婆婆感激有加,与她相处的跟亲母女也不差什么,而且萨克达氏很jīng明能gan,接手了管家众人,算是把兰蕙彻底解脱出来,她如今万事不理,只一心照顾有孕的儿媳妇,想着早点抱上孙子。

  不过说到兰蕙的次子靖华,兰蕙就有些头疼,这孩子哪儿都好,学问上乘,进取心qiang,要自己凭本事考科举,今年是大比之年,他试着下场考了一回,被他考了个二甲十七名的成绩,皇帝看在齐永明面子上,把他放进兵部当差,他今年已经虚岁十九,本来早该定亲了,可他不知受了谁的影响,一定要找一个绝色的,他本人长的一表人才,家世好,有出息,看中他的人不少,有几家主动向齐永明和兰蕙表明愿意结亲的意图,齐永明通过考虑,看中一家姑娘的家世,又让兰蕙相看过,人家姑娘人也挺好,温柔端庄,也不是那等争qiang好胜的,最适合做次子媳妇,兰蕙也极满意,问到靖华的意愿时,他却极力反对,也不知他从哪儿打听的,说那姑娘相貌只是清秀,不符合他的要求,他的妻子就算及不上额娘,也不能相差太远云云。

  兰蕙满面愁色,跟苏兰芷诉苦:&1dquo;奴才也不知他哪儿来的古怪念头,人都说娶妻当娶贤,他倒好,只一味看中相貌,难道长得好看能当饭吃?我本来极喜欢瓜尔佳家那姑娘,真真是温柔敦厚,xing子又大方,偏他不愿意,他阿玛又说不着急,这门亲事就没成,如今,我还不知道要去哪儿给他找绝色媳妇儿呢,说不得又要麻烦娘娘,明年就是选秀之年,您看&he11ip;&he11ip;”

  苏兰芷笑道:&1dquo;姐姐犯不着生气,男孩子嘛,大多是喜欢颜色好的,这也是人之常qíng,只要靖华不是那见一个爱一个的,给他娶个好媳妇也没什么,顶多咱们费点心找,再说,如果他跟他父兄一样不愿纳妾,要求妻子长得好些,也不算什么出格的要求。要说我帮外甥相看相看,这也没什么,不过有一点要先跟姐姐说一声,姐姐也好心中有数,明年的大选,太子、三阿哥和胤禛都要选嫡福晋,还有十来个宗室子弟要婚配,一些家世好人也好的姑娘,不一定能轮得到靖华,当然,如果姐姐不介意姑娘家世差些,qíng况可能会好一点。”

  兰蕙忙说:&1dquo;娘娘最是知道奴才的,奴才从来就不是那等嫌贫爱富的人,咱们家原先也不过是普通人家,也就这些年才起来了,又哪里会在乎什么家世门第的!只要姑娘人好,家世清白,又能入得靖华的眼,奴才再没又其他要求的。”

  兰芷应下了,又问起兰蘅来,兰蘅的长子博文和胤禛同年,也到了说媳妇的年纪,兰芷因半年没有兰蘅的消息,就问兰蕙有没有听说她有什么打算,兰蕙想了想,说:&1dquo;这个倒不曾听她说过,上个月收到兰蘅的信,说她家老爷年底要进京叙职,到时候她也会跟着进京,不如到时娘娘亲自问她?”

  ☆、111、事

  苏兰芷点头道:&1dquo;好吧,等她进京,我自己问她。这几年没见她,也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兰蕙笑道:&1dquo;娘娘还不知道她?最是有成算的,她家老爷又宠她,这些年身边也没添人,她又连生三个儿子,地位稳稳的,而且跟着她家老爷天南地北的跑,日子不定多自在呢!”

  苏兰芷想想也是,也笑起来,一转头却看到李氏又在掉眼泪,忙问她是怎么了,李氏边哭边笑,嘴里含糊不清的说:&1dquo;没事,娘娘不用担心奴才,奴才只是想起你们姐妹几个如今过的都好,高兴的,想想早些年咱们家的境况,再看看现在,奴才,奴才&he11ip;&he11ip;”

  苏兰芷对她的眼泪最没办法,只能无奈的看眼兰蕙,兰蕙忙柔声劝着安慰着,好一会儿才把李氏哄好,苏兰芷松了口气:&1dquo;额娘还是这样,高兴哭,伤心也哭,我最见不得额娘的眼泪,多亏有姐姐在,不然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兰蕙笑笑,说起别的话题,母女三人聊了半个上午,苏兰芷留了饭,才送她们出宫。

  随后,苏兰芷的生活慢慢恢复平静,每天只有些日常事务要处理,德妃的病拖了一个来月,在有人提起养在她身边的十二皇女和胤禵会不会过了病气之后,也渐渐痊愈。德妃所出的九皇女年满六岁时搬进西三所,和她的姐姐们住在一起,而十二皇女本来今年也该搬过去,却因年初时大病一场,太后看她身子实在羸弱,怕奴才们照顾不周,话允许德妃在带她一年,所以现在仍在储秀宫住着,而胤禵才三岁。他本身是早产儿,身子骨比别人差些,更是要跟着德妃,所以德妃一病,有人担心十二皇女和胤禵的身体,以此为理由把十二皇女和胤禵带离德妃身边,也说得过去,而德妃自然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再被别人抢走,自然要好起来。

  苏兰芷现在都有些佩服德妃的百折不挠了,不管受多大的打击。人家总能一次次重爬起来,甚至还一点一点爬的更高,哪怕qíng况再不利。人家也能找出出头之法,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不过佩服归佩服,要苏兰芷善心大去帮她,那也是不可能的,她费了多少劲才把德妃踩下去。怎么可能会帮她?这么多年,德妃是苏兰芷唯一一个主动算计的人,而且是出手两次,一次是十六年给她用了避孕药,让本该怀孕的她迟了两年才有了胤祚,一次是二十六年算计她提前催生胤禵。才算把她所有的优势都打掉。宫里这么多妃嫔,苏兰芷最忌惮的,永远都是德妃。谁让历史上她的功绩那么彪悍,不防备不行啊。

  事实证明,苏兰芷的做法十分正确,在她的全力打压下,德妃还能生下五个孩子。还能登上妃位,当然。这要抛去苏兰芷不愿枉造杀孽,不然她就是再有手段,也早被苏兰芷无声无息的灭了,不过,她能走到如今这步,真的很了不起了,没看很多正经选秀进来的女人们,现在还只是嫔和贵人吗,她却已经是妃子,宫里谁敢小瞧她呀!

  苏兰芷看德妃好的这么快,本来以为她是在装病博同qíng,可她刚好没几天,在给太后请安时就来了个晕倒,太后对此颇为不喜,但也不能放着不管,只把人jiao给苏兰芷,她自己回寝宫休息去了,苏兰芷忙让人把德妃抬到偏殿,又急招太医,等太医来了之后,却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苏兰芷怒,她就烦这样的太医,一边让他们会诊,一边另派人去叫秦太医,就是那个在德妃落水事件中被人推出来顶包的那位。

  不多时,秦太医赶到,给德妃看过之后,神色有些犹豫,苏兰芷一个眼神,文英就把不相gan的人带了出去,秦太医才说她不是病,而是中了一种极特殊的毒,他颇有些羞愧的说:&1dquo;臣医术浅薄,分辨不出那是什么毒,也不会解毒,只能试着开一剂方子,德妃娘娘服过之后,若能清醒过来,臣才敢继续开调理身体的药方。”

  苏兰芷心中惊疑,宫里多少年没见过下毒了,自从皇帝严令整顿过之后,就没生过这么恶劣的事件,她不敢自专,一边让秦太医去忙,一边赶紧让人去请皇帝。

  皇帝此时正在乾清宫批折子,边上还有太子,他接到梁九功报信,不觉微怔,因为苏兰芷极少主动派人到乾清宫找他,但只要她派人来了,就一定是有要事,他把折子先放一边,不太重要的事让太子先处理,自己带着人到内宫去了。

  太子若有所思的看着皇帝背影,问一边的小太监:&1dquo;淑静贵妃常让人到乾清宫找汗阿玛吗?”

  小太监说:&1dquo;回太子爷,奴才在乾清宫当差两年半,这还是头一回。”

  太子淡淡的&1dquo;嗯”了一声,随手丢一个玉牌给那小太监,小太监忙收了,他在乾清宫当差,好东西见过不少,因而虽然心喜,却也不觉得有什么。

  太子想起上次见到淑静贵妃的qíng形,当时还是在塞外,看她带着胤禟和胤礻我两个人野餐,太子心里隐隐有些羡慕,他更疑惑的是,淑静贵妃为什么能对不是她生的老九和老十笑的那么温暖?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常跑到景仁宫去看四弟,虽然不常见她,可每次见到,她对自己好像也是这么笑的,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他是太子,一直认为所有人都该听自己的,对自己好,年纪渐长才知道,别人尊敬的不过是太子这个位置,而不是他本人,仔细想想,真正对他真心笑的,除了老祖宗和汗阿玛,就只有淑静贵妃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