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3章 没有想到(第1页)

  中考就差临门一脚。

  可在初二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临门一脚之前的努力竟然会是这么重要。

  潘喜柿班里地学生们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复习。早自习,班里寂静无声,几乎所有孩子都拿着自己准备的专项和往年真题或者适合自己的教辅勤恳地做着,查漏补缺。

  潘胜男在楼道里巡班的时候,从门外看向九年四班每次都觉得特别震撼。以前这个全年级最让人头疼的班级,现在全体拧成了一股绳儿,有了一种很好的氛围,形成了一股力量,精神面貌焕然一。

  而这个班的班主任,潘喜柿只是一个代课老师,她凭借自己的敬业和想要当好老师的一股执拗,把这个年级老大难的班级带入了正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创造出的“奇迹”。

  不说别的,就说自家的儿子商言,寒假从万福回来后,这孩子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刷题刷上了隐,只要睁着眼,都在努力学习,不用人盯,不用人催,顶多就是生活上依旧是大少爷做派,不想“自理”,还需要家长的照顾,学习方面已经不用人催了,而且自主意识很强,不懂的题和薄弱科目,主动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着商言天天把自己埋入题海卷山中,潘家的人看到既欣慰又有点心疼。

  现在有种说法中学生不应该刷题,还有什么讽刺小镇刷题家,要按照综合素质进行选拔。

  任何想法都要一分为二,都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潘喜柿不敢会所自己是对的,但是她觉得拼成绩是对普通家庭来说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

  如果一个家庭相对贫寒,他们没有财力去学所谓的特长,去培养更多的素质教育,那么他们就没有资格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吗?

  而且就拿她自己带的这个班来说吧,全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女孩子孩子都学过钢琴、画画.男孩子都学过各种球类、棋类.很多特长,也拿到了很多证书,考到了很高的级别,在家家户户都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后,那要怎么继续选拔呢?这些特长和天赋有关可,但是同家长的财力和精力更是息息相关。

  最后连拼钱都没法统一标准的时候,那要拼什么呢?

  如果潘喜柿所生活的年代和现在一样,她依旧是寄养在姥姥家的拖油瓶,她本身不具备音体美等等任何特长,即便是有一些天赋,可没有人会现和出钱培养她,那会怎么样?

  所以,潘喜柿并不排斥孩子们刷题,甚至鼓励孩子们多做题。她每次看到郑晓云就会思考,这就是家长以为自己是中产之后,以为自己的财力可以淘汰很多家庭后,却现其实自己在金钱上并无优势,且亲手折断了孩子刻苦和勤奋一左一右两个翅膀后,再告诉她,自己家并不是有钱人,你以后还要靠自己的例子。

  反观,坐在班级里那些学霸们,他们的家庭的经济情况都非常好,却都在拼命地努力做题。

  中学的学习内容其实考验的并不是天赋和智商。潘喜柿现在也非常认同尚云轩的观点,中考更重要是让孩子们养成自律和刻苦的习惯,有了这样的锻炼,就算是不上高中,不上大学,去念职业学校或者是其他的选择,孩子的能力培养出来了,在任何领域里都会有好的展,对于未来逆伤的培养和抗压能力的增强都益处多多。

  潘喜柿在班里对同学们说:“如果你不想考重点高中,或者是不想考重点高中里最好的那几所学校,初中三年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并不会那么累。甚至初三最后这一个学期都不会很幸苦。可以做到轻轻松松。

  只会是你在前两年没有好好学习,或者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所以初三才会忙到起飞。而那些想考尖子学校或者尖子中的尖子的学校的学生,伱们应该知道,无论在哪里,顶尖的选拔都是最难的。既然选择了要去中考金字塔的最顶尖儿,就应该知道这条路肯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可能轻松,就应该做好迎难而上的心理准备。

  又想去金字塔顶部,又怕辛苦,天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或许有,但是基本不会生在普通人身上!作为我们这种大多数中的普通人,应该珍惜这种相对公平,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实现目标的机会。因为,等你们长大之后就会真正明白,这样的机会其实非常的难能可贵。

  如果有一天,因为你们的抱怨,不能考辛苦努力获胜的时候,也许很多事情会变得更加无力。”

  潘喜柿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是对的,仅代表她个人的观点。

  如果是在潘喜柿刚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学生们想必根本听不进去这番话,而且以商言为的好几个怼王,一定会把课堂搞成大型辩论会现场,她还真不一定能辩得过孩子们。毕竟他们现在已经很有思想,不是大道理就能说服的,他们比任何人都会讲大道理。

  可是现在潘喜柿的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老师是自内心地为他们好,老师不是站在管理和挑剔的立场上摆师长的架子,是站在帮助他们的角度上提出建议和要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艺术可以改变世界,那么爱可以改变一切,潘喜柿越来越觉得,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爱!

  很快,中考的成绩出来了。

  郑晓云和李昆都考上了高中,郑晓云甚至擦着分数线考上了重点高中。商言常挥考进了全市排名第五的高中,潘家集体欢呼。任菲考得最好,留在了市一中的高中部,成功晋级到全港最好的高中里。

  宋家惠可能从来都没有真正地对潘喜柿自内心地认可过什么,可是对商言考上市五所这件事儿,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第一次想要谢谢小女儿。

  潘喜柿只在电话里淡淡地说:“一切教育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父母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会少很多。我是老师,都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义不容辞,没什么好感谢的!”

  宋家惠要感谢的正是这一点,教孩子做题,做孩子思想工作,他们自己就是老师,这些都明白也都会做。可唯独孩子心里都疙瘩,他们一直也没重视,也没现,也没能很好都解决。

  宋家禾也一样感谢潘喜柿,虽然说成绩不重要,但是对她们家目前的情况来说,大孙女中考没考砸,长挥,她在儿子媳妇面前也有了交代,儿子和媳妇对郑晓云的看法也生了巨大的改变,家庭也变得和睦了。

  现在都说孩子的成绩不重要,可孩子考得好确实能给家庭带来欢乐,也能解决家庭的矛盾,更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郑晓云的父母决定让孩子在国内念完高中再考虑出国的事情,皆大欢喜!

  李昆的成绩虽然可以上区重点的高中,但是最后他选择了去念全市最好的职业学校,面对潘喜柿的关心他是这么说的:“潘老师,您说过,考大学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我在念书上并没有特别高的天赋,而我像现在最需要的是尽早独立,学会一技之长,负担起我和老娘的生活问题。而且上了职业学校也可以继续深造,最终也能拿到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

  关键这个职业学校在念到第三年的时候就可以去厂校联合的外资或者国内大型生产企业里实习,实习就是有收入的。实习结束后就可以和这样的企业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业余时间还能继续深造,等于三年后就有了不错的大企业接收,并且有了可以生存的一技之长。”

  李昆的母亲开始不同意,还是想让儿子将来考北大清华,光宗耀祖,奈何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这位母亲也只好妥协,但终究是意难平。但这也不是老师可以深度掺与,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昆说得并没有错。甚至,潘喜柿会因为李昆小小年纪就让自己变成了勇于承担责任的男子汉而感动。

  看着李昆母子,她更加确定,教育并非为了出人头地,并非为了自己去赢过别人、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感受爱的同时,学会去爱别人,去爱这个世界,最终为了自己的梦想、家人的幸福为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去努力拼搏,不懈奋斗。

  任菲的父母在孩子中考的几天里,就留在了港。查询到中考成绩的时候,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知道一中的高中部可以提供住宿,任菲的父母可以暂时放下心来。当初把孩子自己留在港生活学习,就像是一场赌博,如果不是有潘老师一直照顾着这个小女孩,他们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都非常后怕。

  当知道,潘喜柿带的九年四班在这次年级中考排名中名列前茅,却仍旧没有转正的时候,他们都为这个好老师鸣不平。

  是的,孩子们考得很好,可是潘喜柿却没有转正!

  说心里没有委屈,那是谎话。潘喜柿在为孩子们高兴的同时,面对自己未来仍旧是一名代课老师,心里也很失落。别的地方能赚到钱是一回事儿,可当老师是她毕生的梦想,这个是无可替代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