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行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8页(第1页)

  七杀冷冷一笑:“爹爹,大哥,我是赵佛宝,永福帝姬。”

  说完慢条斯理地解下缠在腰间的鞭子,凌空一挥,“啪”的一声,唐恪惨叫着捂住脸。

  七杀:“你就是遣散勤王诸军的唐恪?长得跟人似的,怎地不干人事?”

  又是一挥,耿南仲扑倒在地,叫声响彻整个大殿。

  七杀:“耿南仲?主张割地求和?‘南仲在内,李纲无功’,呵,是你坏了李相公的布置?”

  说着又是一鞭。

  这种一言不合就开打的作风把赵佶和赵桓吓坏了,赵佶抖着胡子说不出话,赵桓连声叫殿内侍从将她叉出去。却哪里抓得住她,她也不打侍从,专打投降派。

  张叔夜及几名主战派看得目瞪口呆,极为舒心,该!

  不用说,这位小帝姬肯定也是支持抗金的。担心她打过火了受责罚,张叔夜劝道:“帝姬且住,痛打他们也无用。”否则他就自己动手了。

  七杀停下:“对,真正误国的不是他们,是爹爹和大哥!”

  几步上前,对着赵桓一鞭挥去!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张叔夜徒劳伸手,没抓住鞭子。

  细皮嫩肉的赵桓哪受过这个?立时惨叫着从龙椅上滚落。

  赵佶抖着声音道:“你怎可,怎可鞭打君王?目无君上......”

  这时禁军已经砸开了门,大队涌入。

  赵佶有了依仗,连声道:“拖下去砍了,砍了!”

  禁军们正要上前,张叔夜等人正要求情,就听永福帝姬一声断喝:“太祖爷昨晚托梦于我,命我匡扶江山!谁敢动我?”

  什么?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叫太祖托梦?什么叫太祖爷命她匡扶江山?一定是自己耳朵有毛病了。

  七杀知道他们不信,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一方印章,“请看此物。”

  这印章上刻着“建隆”二字,是赵匡胤陵寝中用料最贵、做工最精的印章。昨晚她当了回摸金校尉,去永昌陵寻找信物。虽然惊扰了赵匡胤的死后安宁,但为的是挽回大宋江山,料想他不会见怪。

  其实赵佶这一脉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如果托词赵光义,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七杀是真心看不上那位高粱河车神,搞阴谋诡计、帝王心术很厉害,军事才能却弱得一批。也许正是有祖如此,他的后代们才会这么怂。

  赵匡胤这种大开大合的武人风格,才更合七杀的心意。

  --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